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
  • Item
    解讀溫家寶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座談會]
    (中共研究雜誌社, 2012-03-01) 李衛海; 王儷容; 范世平; 黃城; 張登及; 李大中; 曲兆祥主持
  • Item
    解讀溫家寶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座談會]
    (中共研究雜誌社, 2012-03-01) 李衛海; 王儷容; 范世平; 黃城; 張登及; 李大中; 曲兆祥主持
  • Item
    世界咖啡館融入公民教育-大學通識課程之成效探究
    (2010/8-2011/7) 周維萱; 黃城; 黃桂芝; 林安邦
    本研究旨在探討世界咖啡館學習方案融入公民教育-大學通識課程之成效。本研究 將比較該學習方案介入前後對於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差異。研究者將使用世界咖啡館 公共議題討論模式當成教學策略及介入工具,將其融入大學通識課程中,藉以了解大學 生公民參與態度之改變。 本研究採量性輔質性進行研究。設計18 周世界咖啡館融入本人開設之通識課程 中,共進行8 次世界咖啡館運作,每次240 分鐘。開設兩班通識課程,一班(50 位)為 實驗組,使用世界咖啡館討論模式進行課程,一班(50 位)為對照組使用一般普遍的教 學模式(不使用咖啡館討論)。本研究將進行18 周持續性實驗教學。過程及結果隨時使 用電腦紀錄。 本研究之研究資料來源:量性資料來自於公民參與態度問卷,質性資料來自於學生 訪談、焦點團體、每周的學習反思日誌及教師的觀察日誌。透過此研究模式及資料分析 藉以達成本研究之目的:透過世界咖啡館融入公民教育之通識課程來提升大學生公共參 與態度之成效。
  • Item
    我國中央部會補助研究計畫審查機制之研究-雙向匿名審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011/8-2012/7) 黃城
    我國中央政府各部會,或為對其業務相關問題做深入之研究,或基於本身業務推動之需要,多年來皆編列相當鉅額之研究經費預算,供國內各公私立學術研作,此一作法行諸多年,對提高國內之學術研究風氣卓有貢獻。民國 99 年之中央政府總預算為 1 兆 7149 億 3740 萬元,其中各部會之補助研究經費即超過七、八百億元,如國科會的補助研究經費約300 億元,經濟部技術處的科專補助也約 200 億元,合計約達中央政府總預算的 4﹪左右,額度相當可觀,而這一大筆研究經費,歷來也是各公私立學術研究機構與人員爭相搶食的大餅。尤其各大學又以教師爭取研究項目與經費的多寡,來做為評鑑的重要指標,因此,建立一套公開、公平的補助審查制度,成為國人深切的期為提供我國補助審查制度的改革更客觀的國際比較之基礎,透過對「SSCI」論文發表篇數世界排名前四名的美、英、加、澳四國之審查制度(雙向匿名審查或單向匿名審查)的文獻與資料收集,以及進行基礎性的分析,當能更客觀地呈現各國審查制度之特色與優劣點,從而提供做為我國改革中央各部會補助審查制度之重要參考。研究資料顯示,世界先進的國家在研究計畫的審查制度上相當透明、公開,都是由同儕間進行公開的評審,較少以單向或雙向的匿名方式進行一對一的同儕審查,而資助研究計畫的關鍵是在於研究本身的價值,團體型的整合計畫是比較容易獲得補助,趨勢性的研究整合是未來學術研究的考量之一。雙向匿名審查的機制主要是希望可以讓補助研究計畫有一個公平、客觀的方式,但我國的學術研究必須更加思考的是學術研究與產業趨勢間的落差,設法解決研究與產業無法實際應用的困境才是最佳解決之道,後續可以重新檢討研究人員在提出研究計畫前,對於研究與產業連結之間的合作方案,如此可以讓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形成更佳密切的聯結,落實我國產學合作的研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