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127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新聞記者薪資變遷之政治經濟分析---科技、產業、勞動市場與社會(2010/08-2011/07) 王維菁; 洪貞玲新聞記者之薪資水準與新聞專業性及表現息息相關,然而近年台灣新聞記者薪資水 平嚴重下滑,變化也遠較其他產業劇烈,不但薪資水準反轉落後於一般專業人員,且 與其他傳播、資訊及文化產業相較,也逐漸淪為後段班。新聞記者薪資水準下降除影 響新聞產業能否進用優秀人才、保障記者勞動條件、並進而維護新聞產製品質與專業 自主性外,亦反映台灣新聞產業發展及市場競爭秩序之困境與警訊,要反省思索此一 問題,我們可從各相關層面如科技、產業、競爭結構、勞動市場、社會文化變遷、以 及整體政治經濟背景脈絡等去尋求線索。 從經濟角度出發,影響產業薪資水準之主要因素包括經濟景氣、產業表現、產業市 場結構與競爭、勞動市場狀況及貿易等等,然而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背景因素,以及 近年來新傳播資訊科技之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本研究擬從產業表現、市場結構、勞 動市場、以及科技這四大面向,加之以傳播政治經濟學之歷史社會分析,來探究台灣 新聞記者薪資水準變化之因素,以及薪資水準下降對新聞產製與內容品質之可能影響。 探索新聞記者薪資影響因素與其變化發展脈絡,將有助我們思考科技對新聞勞動及 新聞勞動力的可能作用、產業與市場因素對新聞勞動權的可能威脅,更重要的,也進 一步督促我們去反省檢視台灣新聞產業與市場競爭秩序之問題與限制,並尋思在民主 政治體系對多元民主與高品質新聞產業之需求下,我們應如何思考台灣新聞產業之未 來。Item 透過韓國感知亞洲: 流行服飾與音樂創作中女孩主體的跨在地生產(2011/08-2012/07) 蔡如音近年來,韓國流行服飾成了台灣年輕女性與上班族的每日穿著與消費選擇。無論是實體或是網路商店,韓國流行服飾皆是透過定期前往東亞各服飾批發地(首爾、東京、大阪、香港、廣州、虎門、曼谷)而流進台灣市場。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解釋「韓國時尚」的跨國與跨在地生成,本研究首先將服飾採購以及店家放置在台灣的跑單幫歷史,接著,從中國製造業與南韓全球化政策兩個脈絡解釋:東大門是如何成為亞洲最大流行服飾批發地點。最核心的研究發現在於分析韓國服飾在台北師大商圈中的鑲嵌。師大商圈在2009到2011年間經歷了韓國流行服飾店暴增的現象,除了娛樂影視產業帶起的韓流解釋之外,本研究認為有必要探索成衣業者與採購者的跨國經驗,特別當台灣與韓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關係充滿了緊張的狀態。其實,「韓國服飾」在台灣有著相當寬廣的定義,除了韓國製、在韓國以外、仿韓系的成衣也在內。對於習慣前往東大門的台灣跨國採購人員來說,韓國流行服飾的意義有三,其一是生意上、能賺錢的考量,對於在意時尚意涵,或是經營頗具個人風格的店家來說,韓國流行服飾則挑戰了他們的既定印象與採購習慣。對於熟悉亞洲各地服飾批發競爭情形的大盤商,韓國雖獨具布料與快速時尚的優勢,但他們會更靈活的運用亞洲服飾集散地的知識,創造市場優勢。